
雲南華坪: 告別“黑色經濟” 趟出綠色富民路
華坪這個曾經以煤炭聞名的縣城,如今以良好的生態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,這主要得益於華坪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告別了“一煤獨大”的“黑色經濟”,走上了一條由“黑”轉“綠”,由“綠”轉“金”的產業富民路。
華坪這個曾經以煤炭聞名的縣城,如今以良好的生態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,這主要得益於華坪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告別了“一煤獨大”的“黑色經濟”,走上了一條由“黑”轉“綠”,由“綠”轉“金”的產業富民路。
白馬鎮既是國家級的農業科技園區,也是江蘇的百強名鎮。來到這裏,我們看到了現代農業在科技的加持下,能夠散發出無限種可能。
在這裏,藍莓種植可以通過數據“一鍵管理”,蔬菜不需要陽光和土壤就能茁壯成長,農作物的變化還能通過做“CT”來觀察。
目前,南京江北新區簽約新型研發機構項目達56個、省級以上科技平台161處、高新技術企業500家、中外院士35人。
如今的荊州,擁有長江干流483公里,佔全省的45.5%,8個縣市區全部臨江,在全省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的地位舉足輕重。
共飲長江水,命運休慼與共。對於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個省市而言,保護好這條中華民族母親河,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。
此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,湖北省委網信辦承辦,湖北省發改委、武漢市委網信辦、荊州市委網信辦協辦。
在下一步設計藍圖中,禮嘉智慧公園將繼續打造極客社區、獨角獸聚落、創新中心等組合成的創新產業矩陣,成為人、產、城、景融合發展的未來園區。
從起步之初的四大開發區,到如今各具特色、功能互補的四座城,浦東實現高質量發展,靠的是不斷推進開放創新。
彈指一揮間,在如期完成建設任務並連續經受了13年試驗性蓄水檢驗後,三峽工程又迎來了其建設歷程中的高光時刻。
11月9日,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,重慶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雲南等六省市黨委網信辦和中國新聞網承辦的“共舞長江經濟帶——看高質量發展”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啓動。
吳江區正在推進14項重點改革任務,積極把示範區“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”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。
武穴長江公路大橋位於湖北、江西兩省毗鄰地帶,將滬蓉、滬渝、杭瑞等多條東西向高速公路連接成網,大橋建成通車後,過江僅需五分鐘,進一步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羣經濟聯繫,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有關部門和沿江省市做了大量工作,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。
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對支持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、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、培育綠色產業市場主體具有重大意義。
據瞭解,本批中央投資計劃主要支持長江經濟帶中西部省份,以縣為單位,統籌開展種養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,打造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示範區。
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,要求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,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。 生態優先,長江大保護已四年,長江迎來哪些改變? 減污,為長江減負
4年來,沿江11省市攜手共進,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、交通更順暢、經濟更協調、市場更統一、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,共同奏響新時代的“長江之歌”。